版权声明:可以任意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
http://www.my1510.cn/article.php?417a9b16d90c1296
因为风雪天气,结果电缆被压坏了,于是供电就成了问题。如果这样看,电力短缺是天灾造成的,这样的事情,就算是在最先进的国家,一遇上风灾天灾,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这样的事情不发生。但是供电紧张,则是另外一个问题。我们来想想原因,当然也可以赖到风雪头上,因为风雪造成道路封锁,运煤车出不了煤矿,导致电厂无法生产。
只是,如果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大家倒是可以安心了,因为风雪总是会过去,道路封锁,总是暂时的。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因为风雪,而是因为一个钱字,于是问题就变得复杂得多了。
大家还记得之前的油荒,政府解释了原因,这是因为中国的油品价格改革进行到了一半,成品油价格还没有和市场挂钩。结果,垄断市场的企业不生产了,叫顶不住了,于是油加价了。我倒是觉得,从市场的角度,用者自负,这样才能够保证成品油有充足的供应,至于价格,当然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出现变动,政府要做的,就是在油价高的时候,补贴公共行业以及低收入的家庭。如果一刀切的对成品油价格进行抑制,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“油荒”。虽然这些公司都是国有企业,应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情操,但是这些公司又是市场经济的包装,不赚钱,股价自然大跌,谁来担当?
电价也是一样,煤的价格允许每年有百分之十的上调,但是电价不行,这是因为电价是影响到民众日常生活的,价格上去,CPI的数字就上去了,民众的怨声也会大起来。但是同样是这个问题,市场化的名义下,做亏本的生意,谁愿意?大雪前,油价上涨,煤矿就不太愿意运输煤炭到发电厂,因为运费太贵,而且油荒也让运煤车走得很慢,现在油价降了,政府也补贴了炼油厂,问题是突然来了风雪,交通运输依然是一个问题,加上对煤炭的需求大量增加,让这些煤矿企业去履行和电厂的底价合约,真得很不愿意。至于发电厂,更加不愿意去购买昂贵的煤炭,说到底,还是对于这些希望自己的盈利表现能够好看一些的企业来说,利润空间太小。尽管法改委星期三发出了通知,要求电厂和煤炭企业都应该履行社会责任,但是问题是,应付了这个冬天,接下来的夏天怎麽办?
政府的价格控制,受惠的当然是老百姓,但是如果供应得不到保证,受苦的同样也是老百姓,所以这个问题,对我来说,实在过于专业和深刻,于是在这场漫天风雪里面,我想到了这样一些人,煤老板们。电厂一定要发电,签约的煤炭企业供应不够,只有一个方法,就是到市场上购买。所以,不管怎样,对于不少煤老板来说,这个冬天,一定不会太冷。
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山西洪洞新窑煤矿特大矿难?根据“检察日报”1月12日的报道,第二被告承认在短短三年中,从第一被告那里得到煤矿分红一亿元。当然也有代价,那就是造成价值一亿多元,可采量达到六十多万吨的煤炭被浪费,还有105条人命。
于是我明白了,为何煤矿事故总是不断发生,利字当头。在惋惜矿工们的生命的同时,还有不容忽视的,就是被浪费的煤炭资源。专家说,中国的煤炭储备是足够供电用的,但是这只是放在那里的数字,却没有计算,因为随意的开采造成的浪费。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数字,中国在1980年~2000年的20年间,煤炭资源就浪费了280亿吨。因为正是这样的浪费,中国从煤炭生产国变成了进口国了。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,对于煤炭发电的依赖,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,百分之七十八的电力来自于煤炭发电。
不过,仔细看了法改委的通知,有这样一条,那就是要求有关的产煤省,要纠正对所有的煤矿一律停产,停而不整的消极做法,也就是说,山西这个煤炭大省的大规模整顿行动,造成煤炭供应的大量减少。这显示出一个问题,供求问题只是一个表象,更关键的在于体制,当在发电厂最需要煤炭的时候,而煤炭行业却正处于修身养息的时刻的时候,谁可以来统一协调,需不需要一个协调机制呢?
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,很酷、很新潮。
一句话,一张图片,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。
点击以下链接注册,和我一起来玩吧!
评论